四月既望过初堂同徕之移舸溯青溪抵太平桥而

手挽溪风满草堂,喜逢小舸系篱旁。

寻源波底出山影,乱眼鸦群翻夕阳。

苍翠穿桥灵境换,星辰垂野断魂凉。

偷闲遗世无人觉,微起钟声认道场。

陈三立
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
猜你喜欢

路绝苍崖险,桥横大壑飞。花残啼鸟去,云重老龙归。

剑佩尘埃化,冠缨绘塑非。客来空怅望,魂断夕阳西。

湿云收动碧山空,松叶桐花日影中。开尽一轩无曲折,扫除三径有幽通。

耘耔不厌农田雨,流憩居多野水风。解断浮航尘迹少,苇间何地觅渔翁。

世运际清夷,霸图久沦昧。获鹿闻兹山,名迹空岩濑。

岝崿亘朱明,缅邈通衡岱。涧壑互蔽亏,薜萝纷蔚荟。

灵境乃天启,胜事于人待。辟社萃朋游,霞烟袭襟带。

翰墨时间作,篇章成绣绘。神以幽寂超,赏与高深会。

希踪千载前,放志九州外。逍遥契道缘,终期加十赍。

旧德乡邦夙所推,争誇玉叶映金枝。风流云散客来晚,立马平桥独步迟。

联络藤萝一径,行穷始到松门。

篱畔野华不艳,堂前流水非喧。

午饭龙离铁钵,夜深月落金盆。

此是真修行处,何人得意忘言。

灵山河沙圣众,黄梅七百高僧。

悟华晓称迦叶,传衣夜唤卢能。

心自本来不有,法道得了何曾。

斋后酽茶三盏,丛林一任喧腾。

苍官可长雄,馀子皆季叔。所以吾外家,深栽后彫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