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洞晚阴阴,仙坛隔杏林。漱泉春谷冷,捣药夜窗深。
石上开仙酌,松间对玉琴。戴家溪北住,雪后去相寻。
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团团如月麻如星,星月和酥燮理成。饼出高门还第一,何如粔籹作人情。
霭霭春日晚,寂寂新阴繁。
千红与万紫,盛极一时阑。
西堂晚芍药,百萼乘露鲜。
红妆诸美人,锦绣富春妍。
东风时过之,舞态低昂翻。
折赠怀溱洧,感之为三叹。
故山有路去无从,灯火关心梦不通。浪走红尘真自笑,旧游白社竟谁同。
胸中好贮千岩秀,眼底徐观万马空。风雨未休鸿雁断,此怀渺渺故难穷。
姑妄言之姑听之,豆棚瓜架雨如丝。
料因厌作人间语,爱听秋坟鬼唱时。
剑题寖贵采,鹤唳延悲声。西邻有羁客,闻之绕室行。
已无亲手饲,宁为告饥鸣。努力谓欲去,恩义怀无声。
叶落树寡色,露寒天不明。婵娟掩中户,蝙蝠飞前荣。
华表归来日,相逢或一惊。
一雨何关百里雷,天心端为众心回。
閒时试向龙君觅,未必滂沱应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