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载萧条作逐臣,长安明日更逢春。那能不醉新丰酒,且自江湖忆故人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入云无际楚山青,鸿雁飞飞向杳冥。一夜归心摧白发,几年行役负青萍。
空江九面瞻衡岳,明月孤帆背洞庭。我亦离忧思鼓瑟,茫茫何处问湘灵。
静听鸟相喧,其中有意存。
提壶爱宾客,脱袴惜儿孙。
气结辽城怨,声衔蜀帝冤。
阿谁能细译,收拾入方言。
滕王阁下路,徐孺宅边船。梦到犹疑阱,别来真是仙。
啖齑聊逐伴,负弩独归虔。不讶冰衙冷,还留一半毡。
谁遣仙凡有久要,每怀河汉恨迢迢。玉虚天帝应相谅,莫惜乘鸾下绛霄。
千年赣石作安流,台谏才名六一俦。庙貌未成孤使节,至今遗恨满邕州。
依约年时携手处。谢却梨花,添却廉纤雨。雨底蜀魂啼不住。
无聊祇劝人归去。
刬地满天花作絮。饶得归来,狼藉春谁主。誓待相思能几度。
轻身愿化相思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