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传咏,以谓几于达者。龙丘子犹笑之。此虽免乎愁,犹有所解也。若夫游于自然而托于不得已,人乐亦乐,人愁亦愁,彼且恶乎解哉。乃反其词,作无愁可解云:光景百年,看便一世,生来不识愁味。问愁何处来,更开解个甚底。万事从来风过耳。何用不著心里。你唤做、展却眉头,便是达者,也则恐未。此理。本不通言,何曾道、欢游胜如名利。道即浑是错,不道如何即是。这里元无我与你。甚唤做、物情之外。若须待醉了、方开解时,问无酒、怎生醉。
陈慥(生卒年不详),字季常,北宋眉州(今四川青神)人,一说永嘉(浙江今县)人,陈希亮第四子。居于黄州(今湖北黄冈市黄州区)之歧亭,常信佛,饱参禅学,自称龙丘先生,又曰方山子,与苏东坡是好友,常与苏轼论兵及古今成败,喜好宾客,蓄纳声妓。
宝坊金布地,嘉木此含荣。吴帝留青盖,湘神驻翠旌。
月移香砌冷,风入夜琴清。若比东阳树,婆娑意未平。
画船载酒及芳辰,丞相园林潩水滨。
虎节麟符抛不得,却将清景付闲人。
倾盖论交意已倾,断弦重续喜君听。
山川妙意藏千古,天地神机在六经。
朝夕事皆翻覆手,古人情寄短长亭。
涛江君往观秋注,万顷涨溟无浅行。
阴风捲地马蹄疾,拥路霓旗迎晓日。红轮天上薄朝云,黄沙白草皆青春。
天昏昏,月娟娟,
惊栖之乌伊哑而翩翾。岂非海寒天风恶,
扶桑半折枝巢落。又非鵰鹗之不仁,
邓林何苦难容身。吁嚱哉,
雏雏弄翼出蓬蒿,欲就鸾凰高垒巢。
安巢待何时,平林容低枝。
低枝苦贱良可越,却厌争飞笑鹈鴂。
星稀夜寒啼转多,恐作枝间断肠血。
人生功名难与期,听之永夜生忧思。
援琴欲理惊栖曲,调苦声悲不相续。
不觉悠悠过,东风换故年。
青春消霰雪,白日满山川。
草绿飘梅地,江平去雁天。
故园桃李动,东望每依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