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国文忠公裴度(765年-839年4月21日),字中立,汉族,河东闻喜(今山西闻喜东北)人。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、文学家。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,为德宗贞元五年(789年)进士。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、中书舍人、御史中丞,支持宪宗削藩。裴度在文学上主张“不诡其词而词自丽,不异其理而理自新”,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。他对文士多所提掖,时人莫不敬重。晚年留守东都时,与白居易、刘禹锡等借吟诗、饮酒、弹琴、书法以自娱自乐,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。有文集二卷,《全唐文》及《全唐诗》等录其诗文。
影娟娟,斜阳古道,红尘逐流水。故乡百里。自病叶辞柯,同入秋思。
塞鸿未到情难寄。天涯亭独倚。记艳迹、御沟题句,醒来原梦里。
何须妆点买脂胭,斑斓似郑佩,江皋同委。妃子靥,初中酒、不关憔悴。
催诗料、檐花伴落,飘几片、敲门人欲起。偶晓醉,篱边卧处,偎身疑锦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