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童具鸡黍,颇识故人期。
竹馆忽枉驾,山樽聊解颐。
醉歌返北郭,春雨生东陂。
便与千峰隔,登高空复思。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
戴郎台上镜面平,达人大观因我名。
何时燕爵贺新屋,唤取竹枝歌月明。
风落渔歌隔浦闻,前村独树正斜曛。谁家桃李迷荒棘,高陇牛羊卧古坟。
桥断春堤多积雨,溪深野碓自舂云。青旗摇曳疏林处,剩把閒题与客分。
秋月澄初霁,退公方掩闺。稍闻金柝动,坐望玉绳低。
巢鸟喧余湿,庭花落故畦。羁人惊候变,灯下理寒绨。
小院寒梅冬著花,似迎春意到窗纱。淡香枝上霜疑密,疏影林间月欲斜。
吟处何如官阁动,折来将寄陇头遐。閒情不作师雄梦,皤鬓偏惊对物华。
青泉白石坐忘机,新整茅庐待燕飞。时事急如春雨下,名心懒似洞云归。
才疏寡合身先退,年少能文事已非。安稳何须频握粟,猜嫌不到薜萝衣。
小小蓬莱在水中,乾淳旧赏有遗踪。园林几换东风主,留得庭前御爱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