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马登长路,闻鸡度远关。
水光斜漾月,云影倒薶山。
人迹霜桥外,禽声烟树间。
自惭林下客,清梦未曾还。
高翥(1170~1241)初名公弼,后改名翥(音同“著”)。字九万,号菊磵(古同“涧”),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游荡江湖,布衣终身。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,有“江湖游士”之称。高翥少有奇志,不屑举业,以布衣终身。他游荡江湖,专力于诗,画亦极为出名。晚年贫困潦倒,无一椽半亩,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,小仅容身,自署“信天巢”。72岁那年,游淮染疾,死于杭州西湖。与湖山长伴,倒是遂了他的心愿。
睡损眉黄澹未添,凤屏残麝透花尖。下阶幽梦背人占。
柳外疏莺声睨睆,竹边归燕语呢喃。斜风细雨隔重帘。
姑射神仙犹饮露,龟台王母未忘桃。
我晚惭初学,公才又壮年。同盟觉山寺,共饮玉溪泉。
薄宦身常隔,高怀骨易仙。伤心风作恶,不助过湖船。
岂当容易慕陶潜,莫枉明时振废淹。薄宦怀情虽自减,竦人声价为谁添。
雷霆威重休轻许,雨露恩饶可共沾。纵是世无颜叔子,更宜学避鲁人嫌。
檄至方云急,吾行敢滞留。朔风经小渡,细雨过中洲。
冉冉新斑鬓,飘飘敝黑裘。欲知来往久,三见月如钩。
吾年逾七十,真欲原春迟。
岂谓上元过,适丁多雨时。
韶华荏苒半,清明旦夕期。
流莺与蜂蝶。冷落殊未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