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上渰凄凄,天形接野低。
岸痕生旧水,马迹踏春泥。
风急侵衣重,山昏卷幔迷。
谁惊二客论,不愧巨源妻。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
草枯连野旷,牛饱背童归。独鹘饥偏厉,孤云冻不飞。
松风哀涧玉,苔石曳寒衣。霜白鸣鸿远,潭光溅竹扉。
村落谁家丑女儿,爱将苕帚画蛾眉。逢人掩鼻嫌腥秽,鸦臭当风自不知。
援琴起何调,幽兰与白雪。丝管韵未成,莫使弦响绝。
卢龙已复两河平,烽火楼边处处耕。
何事书生走羸马,原州城下又添兵。
二月晴和日正浓,千红万紫斗芳丛。晓沾雨露胭脂湿,晚带斜阳日影重。
上苑移来香有异,洛阳卖去价无穷。琼林有分簪乌帽,插在金阶色转浓。
五亩荒犹客,彷徨素发侵。年华趋老大,诗思入沈深。
绝域舟车梦,危途剑戟心。飘飘灞陵雪,无赖入衣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