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梦登天坛,坛上两仙人。
来时乘白凤,去时乘白麟。
我问不我语,飒飒山中雨。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
鞭梢指点问前程,狐帽狼裘踏雪行。霜月欲沉风力劲,断鸿声里过郯城。
我宿鼎湖峰,我爱鼎湖月。月华明云水,溶溶若可掇。
近树绿千重,远山青一发。松响和霜钟,泉声出林樾。
契心清净理,即景了可悦。矧兹山水幽,更足清人骨。
徘徊桂花下,飘香来月窟。形影两相望,万籁自生灭。
春草绿汀洲,长卿正倦游。落花二三月,归客一孤舟。
别路梅仙岭,乡心谢眺楼。石凫山下月,夜夜照离愁。
评惭王浚推王猛,影伴吴童唱阿童。饭颗山头吟总瘦,雌黄舌底吮难工。
谁能相马如薪者,若个描龙不叶公。忽忆人心如面语,须君著屐九回中。
万松深处结幽亭,绕屋萧森偃盖青。十里秋声风瑟瑟,八窗翠黛昼冥冥。
云横老干虬须奋,露滴危巢鹤梦醒。几度凭阑清兴足,半空竽籁月中听。
策第仍为邑,於公未足论。
眼中无佛国,户外即韩门。
道大功非细,人亡德则存。
四风寄双泪,吹到秀峰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