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酒粤城闉,千门柳色新。孤帆辞海月,疋马入京尘。
凤阙趋朝早,龙池听漏频。青云从此去,应念布衣贫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长堤西去势蜿蜒,经理相传大定贤。秋蚓行泥身确确,苍龙照水影翩翩。
绿杨三月飞春雪,碧草千年起暮烟。君到汴河南去路,拟将诗句咏当年。
客路萧萧闻唳雁,数声犹似怨西风。寒云压塞梦魂断,凉月半江清影空。
旧翅不禁伤岁暮,分飞无奈各西东。天涯欲寄江南信,归路迢迢万里蓬。
取势翩翩上,江空暮雨馀。情轻鸠并妇,声细雁呼奴。
白雪洒孤嶂,青天开一图。安能随蚱蜢,跳踯在泥涂。
迥秀重台夺世姿,含黄镂绛更离奇。携觞欲傍枝头问,十斛明珠买向谁。
篷窗坐春雨,偏与睡相宜。襆被支头稳,茶瓯破梦迟。
昔年为客惯,今日觉吾衰。无限沧洲意,令人有所思。
渔浦山边白鹭飞,西兴渡口夕阳微。
等闲更上层楼望,贪看江潮不肯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