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别陈孝廉赴京师

斗酒粤城闉,千门柳色新。孤帆辞海月,疋马入京尘。

凤阙趋朝早,龙池听漏频。青云从此去,应念布衣贫。

王恭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芒鞋不踏利名场,一叶轻舟寄渺茫。

林下对床听夜雨,静无灯火照凄凉。

君发未可白,亲颜元自红。

旨甘知有子,婚嫁趣成翁。

世岂无高义,途宁叹久穷。

但当言计拙,不可怨诗工。

自笑生来作么为,百无一解太痴愚。

今宵欲觅天孙巧,未审天孙乞我无。

石脉泉花蘸眼明,竹根沙路旧经行。

云归天际山容淡,日落江头雁影横。

梧叶庭除秋渐老,豆花篱落晚初晴。

客行迢递归心远,烟火苍茫起莫程。

身外观身托我成,我初生日汝同生。谓无亦有终无实,假有如无强有名。

夜壁漫随灯惨淡,晓窗偏属镜分明。算来惟与鳏夫称,老去犹堪作伴行。

杖策出蓬荜,浩歌秋兴长。北风吹荷衣,萧飒景气凉。

通逵抵山郭,里巷连湖光。孤云净远峰,绿水溢芳塘。

鱼鸟乐天性,杂英互芬芳。我心独何为,万虑萦中肠。

履道身未泰,主家谋不臧。心为世教牵,迹寄翰墨场。

出处两未定,羁羸空自伤。沈忧不可裁,伫立河之梁。

晚归茅檐下,左右陈壶觞。独酌复长谣,放心游八荒。

得丧同一域,是非亦何常。胡为苦此生,矻矻徒自强。

乃知杯中物,可使忧患忘。因兹谢时辈,栖息无何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