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当战国时,何为守静正。
干戈既日寻,仁义固不竞。
天下皆跖徒,宁知圣为圣。
是将万物齐,不顾千金聘。
所以忘形骸,所以保性命。
安能小仲尼,岂不识世病。
我从魏公来,访古停乌榜。
聊识贤者心,吁嗟一长咏。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
黛泼山眉,青回柳眼,愔愔天气初晴。又到花朝,彩幡红飐苔阴。
曲阑干外东风软,破春愁、燕语忪惺。暗消凝,几日春寒,瘦了梅魂。
桃花潭主殷勤甚,借名流池馆,小盍朋簪。伫月人疏,一痕新绿黏云。
银灯细缀星光璨,听谁歌、金缕声清。嘱啼莺,绾住韶光,莫便飘零。
不见贞居张外史,故园牢落已经年。山中绝境如三岛,河上遗书著几篇。
竹榻何曾延俗客,琼楼只合贮神仙。扁舟有待秋风后,重约湖阴日扣舷。
句法清严旧有声,亲传诗学自趋庭。
添丁只解供耘耔,不似卢仝独抱经。
自怜旅舍亦酣歌,世路无机奈尔何。霄汉逼来心不动,
鬓毛白尽兴犹多。残阳暂照乡关近,远鸟因投岳庙过。
闲得此身归未得,磬声深夏隔烟萝。
披襟纳雄风,咽如吸清冷。主人不喜醉,醉亦易为醒。
幽人风致绝尘寰,偃蹇苍筠白石间。醉里不知霜露冷,放教春色上酡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