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蕊参差放,晴光转陆离。江春随浪点,山翠带星移。
乍慰乡心近,频留客梦悲。陇头人已断,好寄一枝谁。
刘宗周(1578—1645),字起东,别号念台,汉族,明朝绍兴府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因讲学于山阴蕺山,学者称蕺山先生。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,也是宋明理学(心学)的殿军。他著作甚多,内容复杂而晦涩。他开创的蕺山学派,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。清初大儒黄宗羲、陈确、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。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。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,刘宗周绝食而死后,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,这一危机延续至今。
夫君老文学,国士尽知音。往奏相如赋,休怜阮籍吟。
一樽江上酒,千里日边心。人问武陵事,桃花春水深。
庾岭梅花喷雪香,灞桥烟柳弄鹅黄。故乡望断无消息,独倚东风雁数行。
千里佳期一夕休,空馀涕泪洒清秋。
魂归辽海云迷树,梦断江城月满楼。
毛骨已随天地老,江山空结古今愁。
长生殿古生青草,七夕何人望斗牛。
林光称避暑,回中乃吉行。龙媒蹑影驶,玉辇御云轻。
风乌绕鳷鹊,彩鹢照昆明。欲知钟箭远,遥听宝鸡声。
方柱镌题谁厌频,三年还见一番新。姓名已载推前达,行列犹虚待后人。
清世云霄如坦道,壮夫思虑惜青春。琼瑶定得连城价,至鉴从来不贵珉。
清露点银塘,纤叶擎来,匀圆漾寒翠。颗颗空明,绿盘摇澹月,零乱光碎。
莫是宵深,鲛人泣、满承铅泪。爱莹然、照夜星星,鸥鹭惊起。
延伫。越女停桡,氽素手低搴,湿了香袂。还怕飘零,缀明珰、留待浣纱人至。
佩解湘湄,凌波杳、相思难寄。又西风、吹泻一湖秋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