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魔王弃甲天衢,藕丝孔是容身地。舟藏壑邃,户封泥固,究缘何事。
报到天花散,沾衣怕、尘心消未。计阿香宵驾,冰天雪雹,连环解,防游戏。
矮屋风檐滋味。箔蚕眠、晓钟催起。文场战罢,兵间劫始,惊魂余几。
广厦千间在,何曾见、颜欢寒士。笑相逢隧道,融融泄泄,算平安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