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史 其二

公孙年六十,犹是孝廉身。射策偶见收,遂为侍从臣。

主爱诈亦忠,赫赫侯平津。长孺不解事,区区论积薪。

淮阳久不调,壮志竟沉沦。空令千载下,为尔泪沾巾。

余继登

(1544—1600)明河间府交河人,字世用,号云衢。万历五年进士。授检讨,与修《会典》。二十六年以礼部侍郎摄部事,请停一切诛求开采之害民者,又请罢矿税中官,皆不纳,郁郁成疾。著有《典故纪闻》、《淡然轩集》。

猜你喜欢

孤山有陈时柏二株。

其一为人所薪,山下老人自为儿已见其枯矣,然坚悍如金石,愈于未枯者。

僧志诠作堂于其侧,名之曰柏堂。

堂与白公居易竹阁相连。

属余作二诗以记之。

柏堂道人手种几生前,鹤骨龙姿尚宛然。

双干一先神物化,九朝三见太平年。

忽惊华构依岩出,乞与佳名到处传。

此柏未枯君记取,灰心聊伴小乘禅。

竹阁海山兜率两茫然,古寺无人竹满轩。

白鹤不留归后语,苍龙犹是种时孙。

两丛却似萧郎笔,千亩空怀渭上村。

欲把新诗问遗像,病维摩诘更无言。

自笑酸寒老孟郊,厌看俗事聚牛毛。故乡甚爱鲈鱼美,冷掾何嫌马骨高。

少日宦情原淡泊,凉风客鬓转刁骚。荷衣槐笏徒拘束,不似芒鞋白纻袍。

慈闱一别几寒温,冀北闽南总断魂。昨日音书凭雁到,分明珠□□成痕。

我昔读《水经》,曾究湘漓流。源出始安县,阳海山之陬。

涓涓始一脉,觞泛乃为舟。盘盓导东北,水分西岭头。

咫尺同源异千里,北曰湘水南漓水。湘过巴丘入于江,漓至苍梧注郁止。

漓流水弱湘流强,为溯狂波筑铧觜。刊凿灵渠万世功,谁其作者秦臣史。

渠开水似天河倾,因功谋利费经营。续设陡门三十六,堤埒坝蓄如屯兵。

往来自此邀其惠,楚粤舟航咸利济。人工不若天生成,安得移山重叠砌。

乾隆甲戌九月秋,上公抚字忧民忧。羽书络绎檄余往,相度刻日工须鸠。

里粮策马走山麓,先事穷源后修筑。兴安境尽入灵川,攀葛扪萝历幽谷。

一山突起矗大荒,石骨嶙峋百丈强。四围无嶂亦无岫,居民指此即海阳。

山脚嵌空挂钟乳,下有清泉岩口吐。把火直入山腹中,目击潭光彻水府。

神奸物怪不可求,阴森气逼声飕飗。然犀我恐幽明别,邃窦岂堪人久留。

出岩丛棘钩衣裂,老树古藤悬嵽嵲。披寻石壁获二碑,藓蚀苔侵色似铁。

摩挲漫读马陈文,字迹端遒钗脚分。速呼童子扣墨本,天风飒飒飘秋云。

呜呼!烟霞我固有深癖,抉秘搜奇无虚夕。湘漓于此结奇缘,作歌记事镌诸石。

书法麟经述作成,奸邪胆落鬼神惊。帝王著统三纲正,甲子编年万目明。

春日丽天光炳焕,秋霜肃墅气澄清。遂令览者无遗恨,如镜悬空似水平。

仙居连朝雨雪集,孝子血泪盈衣襟。层空忽尔露日脚,寸念直可回天心。

何处买山埋白骨,有人作传胜黄金。顾余无限思亲意,南浦相逢感慨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