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上南山最上头,朝隮一点便成湫。岩腰动石风初起,海眼输泉雨欲流。
蜥蜴含珠光照夜,丰隆卷铁黑沉秋。明当去挟骑笼叟,直到扶桑第几洲。
(1297—1340)婺州浦江人,初名来,字立夫,号深袅山道人。吴直方子。从学于方凤,博极群书。仁宗延祐七年以《春秋》举进士,不第。退居深袅山中,穷诸书奥旨,著《尚书标说》、《春秋世变图》、《春秋传授谱》、《古职方录》、《孟子弟子列传》、《楚汉正声》、《乐府类编》等书。后以御史荐,授长芗书院山长,未上卒。私谥渊颖先生。有《渊颖集》
昌黎不作颖师已,千古风流随逝水。大音祗在天壤间,云竹翁能发其秘。
明之为侯王,幽之为神鬼。悟翁一转指头禅,万事泯然心耳废。
涧泉淅沥走宫商,仙佩丁当分角徵。数声急羽来秋空,夜半西风掠蛩砌。
诸公不但知此音,真欲钩深得其艺。大篇小什分珠玑,往往不惜兼金馈。
吾闻南风之歌下舜廊,四海熙熙乐平治。愿翁持此天上头,一鼓解民愠,再鼓阜民财,勿作区区自丰计。
黄菊芳菲雁已过,山城吹笛引悲歌。十年苦累空成梦,万里投人更若何。
露宿白鸥霜月冷,村藏红树锦云多。久将幻境同儿戏,一任前缘佛与魔。
东城杨柳陌,西堰木兰船。锦缆清川曲,朱楼大道边。
花阴随去棹,鸟韵杂鸣弦。别有淩波态,回看洛浦仙。
帝子灵祠古,秋风更寂寥。门临湘水迥,路指舜陵遥。
宝瑟知何在,英魂不可招。年年添泪竹,遗恨未应消。
秋清寂无事,卧病竹间房。
日晚庭风落,时闻药草香。
十载孤怀郁不开,二年谈麈得重陪。
亦知久聚难为别,纵复相逢有此回。
野老共遮骢马路,仙翁合管凤凰台。
慈湖相见如相问,已约钟山探早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