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月十四夕蔡师愚召集初台玩月

水上孤台风露清,柳林暧暧月临城。

一痕鱼沫初沉网,数点鸦巢对倚楹。

俄乱花光缠酒气,聊移世变入闲情。

歌弹歇绝披衣起,门外桥头落雁声。

陈三立
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
猜你喜欢

日日呼未央,此中宜杖钵。为儒虽后进,学佛已先达。

相知一十年,而各讨生活。我作花酒禅,子学曹溪獦。

兹游颇得力,宿根恍难遏。毒怒證罗汉,慈悲恋菩萨。

如暗乍悬灯,如醒初餐葛。逼欲对吾子,堂前高棒喝。

须知门外汉,一旦思排闼。

茅屋藏花里,梅开满屋香。七弦鸣绿绮,千树绕红妆。

古调凭谁契,冰姿为尔芳。泠泠惊宿鸟,月冻半林霜。

不见天南尺素传,乾坤孤使若为欢。青山独上休随酒,明月重来尚倚栏。

楚北望乡何日到,汝南归骑有人看。驱车莫问王阳事,蜀道于今不是难。

赫赫英豪士,韩侯令子孙。千金募死士,博浪报君冤。

国耻尚未雪,骥足俄惊奔。待搏如猛虎,未耀同朝暾。

霸略师黄石,大计当鸿门。谈笑定安危,功业遂隆尊。

鸾皇不啄粟,麒麟不驾辕。将从赤松游,高谢汉皇恩。

一旦君臣中,奋宗物论喧。片词为密勿,四皓如飞翻。

进退存亡间,以智为身潘。

又子规啼,荼コ谢,寂寂春阴池阁。罗窗人病酒,奈牡丹初放,晚风还恶。燕燕归迟,莺莺声懒,闲罥秋千红索。三分春过二,尚剩寒犹凝,翠衣香薄。傍鸳径鹦笼,一池萍碎,半檐花落。

最怜春梦弱。楚台远、空负朝云约。谩念想、清歌锦瑟,翠管瑶尊,几回沈醉东园酌。燕麦兔葵恨,倩谁访、画阑红药。况多病、腰如削。相如老去,赋笔吟笺闲却。此情怕人问著。

青衫老吏骨亦臞,身游魏阙心江湖。眼看白发不胜数,梦绕故乡何日无。

况我携家得官舍,背水开门故墙下。不见湖光意阙然,欲唤归舟心未暇。

一闻羞处令人羞,人生如此当何求。春动飞来属玉起,无人貌得河中洲。

我生嚼蜡元无味,鲍谢诗高心独畏。西风长怨草虫秋,自笑酸寒溧阳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