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南郊看桃过友成、崇正两书院遗址感赋 其二

村前塔影矗,粉白比琼玉。循行踏香泥,清溪曲而曲。

溪水送好香,潺潺来断续。空山空无物,三椽铺老屋。

草深狐兔眠,树枯鹯鹰逐。村妪懒不知,门外饭脱粟。

瓦砾埋残碑,褰裳从头读。知是古梵宫,缁流竞托足。

有明郑长官,崇正乐教育。东望石洞遥,西顾八华绿。

叶许此中兴,名义良不俗。修葺相接踵,苕溪费博学。

祔以孙石台,祀事衣冠肃。何经百馀年,山灵额频蹙。

巍巍西岘峰,终古挂鸣瀑。唐宋峙二亭,涵碧与水乐。

刘郎大小苏,题句争诵熟。地脉毓秀奇,兴废常往复。

所期贤有司,不让前贤躅。鼓吹有六经,便是此山福。

许传霈

余生而鲁钝,雅不善诗。岁辛巳,由湖返杭,尤绝意不吟咏,复何稿之可存乎。偶理丛残,有不忍遽弃者,念少壮遭际多艰,赖母教辛勤,良朋切磋,得不汨没天性,言情纪事,时见乎词,则又不可以不存。爰按年录之,起咸丰癸丑,终光绪辛巳,得八卷,计古今体若干首。初有无可斋、倦游轩、七二铃馆、春晖室诸编目,兹分注各年下以存旧名。

猜你喜欢

完山有鸣鸟,其声一何哀。死别徒已矣,生离当告谁。

圣人出应期,玉烛耀九垓。三殇无怨苛,四表罔不谐。

尔行独何之,万里触炎埃。五岭表异服,更邈天一涯。

毒蜧

日上月下,速如电毂。

又是重新,一阳来复。

湛不摇处,暖生寒谷。

篱落梅华,枝枝粲玉。

贺客街头,亚肩叠足。

借婆裙子拜婆年,不识本来真面目。

前度归田菘下住。野店荒村,抚掌琵琶女。忽听梨园新乐府,离鸾别鹤清如许。

歌管声残弦解语。玉笋春泉,心手相忘庆。明日扁舟人欲去,晓风吹作潇湘雨。

南纪西江阔,皇华御史雄。截流宁假楫,挂席自生风。

僚寀争攀鹢,鱼龙亦避骢。坐听白雪唱,翻入棹歌中。

南邻歌舞北邻呼,藏室仙人肯卜居。著撰初无千斛米,般移空有五车书。

乌来屋上看殊好,燕集梁间喜有馀。莫把先生轻相料,锦囊犹自可专车。

一钵事南宗,僧仪称病容。曹溪花里别,萧寺竹前逢。

烛影深寒殿,经声彻曙钟。欲斋檐睡鸽,初定壁吟蛩。

诗继休遗韵,书传永逸踪。艺多人誉洽,机绝道情浓。

汲涧瓶沈藻,眠阶锡挂松。云鸣新放鹤,池卧旧降龙。

露茗山厨焙,霜粳野碓舂。梵文明处译,禅衲暖时缝。

层塔题应遍,飞轩步不慵。绣梁交薜荔,画井倒芙蓉。

翠户垂旗网,朱窗列剑锋。寒风金磬远,晴雪玉楼重。

妙理三乘达,清才万象供。山高横睥睨,滩浅聚艨艟。

微雾苍平楚,残晖淡远峰。林疏霜摵摵,波静月溶溶。

剑出因雷焕,琴全遇蔡邕。西方知有社,支许合相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