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楼轶浮埃,迥绕三峰翠。
楼中十二曲栏干,下瞰苍苍但鳞次。
七闽重镇旧繁华,九陌三衢十万家。
连营国步军容盛,法宇仙台鸟道斜。
遥天塔影回孤雁,何限清晖卷虚幔。
洗马濠头过雨香,钓鲈矶下春潮满。
白云飞上越王山,忆昔豪华午梦间。
城池百战今谁在,草色千门几度闲?玉章绘衮分秦土,雕
弓白马空陵树。
羁气荣光共渺然,屠龙射鳄知何处。
登临怀古兴悠悠,酌酒弹弦醉不休。
博陵才子能歌咏,灵武词人解唱酬。
门外金羁多上客,独怜王粲未销忧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天星出屈势阑干,五夜传呼禁漏残。虎豹深沉九关远,鹪鹩栖息一枝安。
病亲黄卷怜灯闇,老厌青绫怯岁寒。长有江湖未归梦,更将衰白镜中看。
世情弹指旋成尘,物外论交只与君。试拣松阴投石坐,一杯分我建溪云。
黼座簪裳列俊髦,禁闱环佩立仙曹。两京台阁工输巧,四海涂泥赤子劳。
端本有书遗鹤禁,宣文无客进龙韬。拂郎天马空踰海,不驾朝元玉辂高。
修仙急。超然一志非常客。非常客。值魔遭难,荡关冲隔。精微妙处心头测。转增开悟难迷溺。难迷溺。鹑居*食,念忘情息。
怯倚银屏,绣带平量,香肌暗消。怅年来病减,丰姿顿改,日长睡起,意态犹娇。
臂欲松金,肩如削玉,云样衣裳水样绡。湘裙底,更一钩罗袜,宽褪莲翘。
镜中薄了兰膏。怪落尽。芙蓉两颊潮。看秋波阁泪,愁凝眼角,春山锁恨,情蹙眉梢。
飞燕轻盈,小蛮憔悴,莫向东风斗柳腰。黄昏后,怕灯前月下,顾影魂销。
经时梅熟雨翻盆,老我无聊正杜门。
日焙衣巾留白醭,年侵腰脚倦黄昏。
扫除云雾风无力,点滴轩楹漏有痕。
入市乘船虽未验,溪流已涨几番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