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木山

十洲三神山,广厚蟠地轴。

不知高几寻,沧溟及其麓。

游心如太空,视彼何芥粟。

君家三木山,包裹一握足。

銛锐曰奇锋,坳岩云峻谷。

摄心如蚍蜉,观此乃陵陆。

高庳作九地,何啻战蛮触。

老苏记木山,万里在右蜀。

立之置庭除,屹嶪可映屋。

小大虽相悬,真赝此其族。

因形生强名,等是千岁木。

君家襄城野,绕郭山抱绿。

巍然复岭外,自有真六六。

李廌
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

猜你喜欢

晚年无好步,出郭祇心伤。行陌多蒿草,高原无白杨。

一沟通剑水,百道折循梁。东望愁云切,谁怜麦饭香。

石出山而韵自丘壑,松不春而骨立冰霜。

今得云门柱杖,打破鬼窟灵床。

其石也,将能万里出云雨。

其松也,欲与三界作阴凉。

此似昔人非昔人也,山中故友任商量。

东南士子说先生,风裁森严鉴赏精。再顾市中烦伯乐,一言堂下识鬷明。

台中自后人难继,吴下于今俗顿更。东望三山云万里,春风朔雪不胜情。

独爱僧房竹,春来长到池。云遮皆晃朗,雪压半低垂。

不见侵山叶,空闻拂地枝。鄙夫今夜兴,唯有子猷知。

昔观唐人诗,茶咏鸦山嘉。

鸦衔茶子生,遂同山名鸦。

重以初枪旗,采之穿烟霞。

江南虽盛产,处处无此茶。

纤嫩如雀舌,煎烹比露芽。

竞收青篛焙,不重漉酒纱。

顾渚亦颇近,蒙顶来以遐。

双井鹰掇爪,建溪春剥葩。

日铸弄香美,天目犹稻麻。

吴人与越人,各各相◇◇夸。

传买费金帛,爱贪无夷华。

甘苦不一致,精麤还有差。

至珍非贵多,为赠勿言些。

如何烦县僚,忽遗及我家。

雪贮双砂罂,诗琢无玉瑕。

文字搜怪奇,难於抱长蛇。

明珠满纸上,剩畜不为奢。

玩久手生胝,窥久眼生花。

尝闻茗消肉,应亦可破瘕。

饮啜气觉清,赏重叹复嗟。

叹嗟既不足,吟诵又岂加。

我今实强为,君莫笑我耶。

消渴文园竟若何,霅川秋色卧游过。门前旧客随金尽,镜里新愁上鬓多。

空观不妨天女侍,小词犹要雪儿歌。君看阿堵神明在,遮莫雄心未耗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