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

昔观唐人诗,茶咏鸦山嘉。

鸦衔茶子生,遂同山名鸦。

重以初枪旗,采之穿烟霞。

江南虽盛产,处处无此茶。

纤嫩如雀舌,煎烹比露芽。

竞收青篛焙,不重漉酒纱。

顾渚亦颇近,蒙顶来以遐。

双井鹰掇爪,建溪春剥葩。

日铸弄香美,天目犹稻麻。

吴人与越人,各各相◇◇夸。

传买费金帛,爱贪无夷华。

甘苦不一致,精麤还有差。

至珍非贵多,为赠勿言些。

如何烦县僚,忽遗及我家。

雪贮双砂罂,诗琢无玉瑕。

文字搜怪奇,难於抱长蛇。

明珠满纸上,剩畜不为奢。

玩久手生胝,窥久眼生花。

尝闻茗消肉,应亦可破瘕。

饮啜气觉清,赏重叹复嗟。

叹嗟既不足,吟诵又岂加。

我今实强为,君莫笑我耶。

梅尧臣
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

猜你喜欢

东君别后。见说道花枝,也成消瘦。夜雨帘栊,柳边庭院,烦恼有谁撋就。犹记旧看承处,梅子枝头如豆。最苦是,向重门人静,月明时候。
知否。人不见,纵有音书,争似重携手。旧日沈腰,如今潘鬓,怎奈许多僝僽。极目万山深处,肠断不堪回首。情寸寸,到如今,只在长亭烟柳。

高馆张灯夜,清尊兴不空。故交来昨日,千里动春风。

竹影寒塘下,歌声细雨中。可怜新岁月,偏向旧衰翁。

白日展摇落,暮山疏郁天。风云战清夜,江汉幻残年。

我屋蓬蒿熟,谁家世界圆。忽思浮海叹,千古万缘牵。

华亭尚书天人流,墨花五色风云浮。至尊含笑黄金投,残膏剩馥鸡林求。

太常妙迹兼银钩,乐郊拥卷高堂秋。真宰欲诉穷雕搜,解衣盘礴堪忘忧。

谁其匹者王廉州,神姿玉树三山头,摆落万象烟霞收。

尊彝斑剥探商周,得意换却千金裘。檀园著述夸前修,丹青馀事追营丘。

平生书画置两舟,湖山胜处供淹留。阿龙北固持两矛,披图赤壁思曹刘。

酒醉洒墨横江楼,蒜山月落空悠悠。姑苏太守今僧繇,问事不省张两眸。

振笔忽起风飕飕,连纸十丈神明遒。松圆诗律通清讴,墨庄自画归田游。

一犁黄海鸣春鸠,长笛倒骑乌牸牛。花龛巨幅千峰稠,小景点出林塘幽。

晚年笔力凌沧洲,幅巾鹤发轻王侯。风流已矣吾瓜畴,一生迂癖为人尤,僮仆窃骂妻孥愁。

瘦如黄鹄闲如鸥,烟驱墨染何曾休。

鹦鹉帘栊翡翠衾,依依凉月漏初沉。秋情细擘春蚕茧,残粉慵销瘦蝶金。

绿篆有痕兰炷薄,红纱摇影桂屏深。女床合是栖鸾鸟,容易春丛不可寻。

寂寂花枝里,草堂唯素琴。因山曾改眼,见客不言心。

月出溪路静,鹤鸣云树深。丹砂如可学,便欲住幽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