郡斋同元美赋得河字

孤城高枕日蹉跎,使者乘槎自九河。乱后故人京洛少,秋来山色郡斋多。

诗名更向风尘起,傲吏还能意气过。我亦平生难尽醉,开樽无奈子猷何。

李攀龙
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
猜你喜欢

从军复从军,登高远临眺。山寒馁虎出,天黑腥魂叫。

爨凭狼矢烟,风吹鬼火照。大宛贡名马,乌孙奉新诏。

望望绝王庭,但倚燕然啸。

卓哉蒋刺史,判澎已十年。视民如孙曾,呼之即来前。

心伤澎民苦,双睫涕泪涟。死者赙以槥,病者医以钱。

廉俸无多入,心馀力苦绵。尔民共见知,长官亦可怜。

台阳各大吏,闻报心忧煎。筹款拨拯济,隔海目悬悬。

使者自厦来,两地相周旋。薯丝十万石,计可尔命全。

乃知社义仓,良法本前贤。苟无义仓钱,旦夕胡能延。

当日劝输将,吝者犹戋戋。今既解此意,乐岁共勉旃。

行当白大府,设法谋所先。仓实议增贮,贡税议暂蠲。

一以抒民力,一以扶民颠。

敛策暂回首,掩涕望江滨。无复东南气,空随西北云。

沧江渺无津,同济共安危。四海非不广,舅甥自相知。

孔鸾在榛梅,鹪鹩亦一枝。千里同明月,相期不磷缁。

袅袅杨柳枝,纷纷五陵儿。翩翩白鼻騧,灿灿黄金羁。

昔为浣纱女,今作吴王姬。不惜送春去,但恐换秋眉。

吴均诗语多奇揭,苦倩鸳鸯谢明月。

昭亭川上此禽闲,为寄吴郎我西发。

西归千里浮轻舟,夜观蟾光逆水流。

水流东海月西海,各去虽殊意常在。

月偏皎皎随人行,水亦沄沄非浪改。

酒盆龙杓闲到吟,梅花重叶将谁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