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城高枕日蹉跎,使者乘槎自九河。乱后故人京洛少,秋来山色郡斋多。
诗名更向风尘起,傲吏还能意气过。我亦平生难尽醉,开樽无奈子猷何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代,过乐清,置酒为别,席间作一去吴山三改火,我来两见寒梅。君今先向斗城回。尊前方重别,征骑莫相催。堪笑人生如逆旅,明年我亦言归。羡君平步到天涯。吴侬如有问,为我说归期。
扁名俱不俗,难得此规模。一镜荷香冷,四围花径芜。
沼宽鱼自乐,竹静鹤同孤。仿尽东州景,何须作画图。
放散衙曹小退安,闭门开架检书看。
檐前月色生寥寂,屋外风声长隙寒。
灰火拨愁头屡点,炉灯挑喜指频弹。
家人知我饮机动,大白梨花送夜阑。
材刃纵横森武库,箫台旧日梅仙。累陪簪盍醉花前。吴门归去后,一别动经年。
曾到赤城真隐处,飘飘凤举龙蟠。勒回俗驾向长安。好将医国手,从此活人间。
崇天门下听宣赦,万姓欢呼万岁声。岂独罪人蒙大宥,普天率土尽关情。
春水绿波南浦路,两岸谁栽杨柳树。含桃熟尽未闻莺,荷叶生时已飞絮。
絮将春去不可回,人伴云闲更须住。我亦随君似落花,欲趁春风到何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