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潭澹不流,寒影群峰集。斜阳一以照,彩翠忽堪拾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行尽东南郡,重来访旧居。
此心能有止,他境更谁如。
入径看生笋,临池想跃鱼。
仍贪田舍乐,植杖劝芸锄。
雄雌双碧鸡,所食琪树蘤。来栖药洞中,当春怕乳子。
其雌秋别时,守此唯雄耳。可怜衔子归,万里渡海水。
鹤发苍颜一老臣,炎天未暇息红尘。何时高卧幽窗北?得作清闲自在身。
一幅红罗孰剪裁,高斋初见雁飞来。不分老少当阶种,直把珊瑚绕屋栽。
有信恰随秋影到,无花也向夕阳开。惊寒莫谓江南早,依旧春风锦绣堆。
孤云迢递恋沧洲,劝酒梨花对白头。南陌送归车骑合,
东城怨别管弦愁。青油幕里人如玉,黄鹤楼中月并钩。
君去庾公应借问,驰心千里大江流。
十年太守桐江郡,万首新诗陆放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