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交先进两先生,白首今成老弟兄。知我得师终不改,如君直道岂难行。
路无荆棘安能塞,川汰泥沙只自清。皓月清风居不隔,酒杯茶碗共馀情。
祝允明(1460—1527)字希哲,号枝山,因右手有六指,自号“枝指生”,又署枝山老樵、枝指山人等。汉族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他家学渊源,能诗文,工书法,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,流传有“唐伯虎的画,祝枝山的字”之说。祝枝山所书写的“六体书诗赋卷”、“草书杜甫诗卷”、“古诗十九首”、“草书唐人诗卷”及“草书诗翰卷”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。并与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祯卿齐名,明历称其为“吴中四才子”之一。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,情性相投,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。
帝子吹箫上翠微,秋风一曲凤凰归。明年七月重相见,依旧高悬织女机。
天
容与扁舟度葛阳,停桡相问总他乡。几般笑语山川异,两月舟帆驿路长。
腊尽官梅含雪色,春来群卉换年芳。旅吟只讶同声少,行李萧萧大道傍。
乡园数载每同欢,别后宁知会面难。尊酒无由花底共,瑶琴空忆月中弹。
江南梦断莺声曙,冀北魂销雁影寒。遥想芸窗经史暇,寒梅开处带吟看。
雨过清明已浃旬,溟濛不似旧时春。云开忽见当头月,直似他乡遇故人。
皎皎千里驹,曲曲九折坂。默默盐车重,望望山路远。
垂垂毛尾疏,落落谁推挽。日与鞭策邻,敢辞筋力蹇。
不遇九方皋,悠悠岁年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