猗猗元自直,落落不须扶。
密节风吹展,清阴月共铺。
丛长傲霜雪,根瘦耻泥涂。
更种愁无地,应须煎碧芦。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还家岂不乐,生事未应闲。
朝日已复出,征鞍方更攀。
伤心百道水,阂目万重山。
何以忘羁旅,翛然醉梦间。
嘉禾呈瑞已为殊,更有灵芝拱翠趺。通进剡章知异物,翻传绘画作新图。
昔人抱璞经三献,今子排云叫九关。
千佛经应冠鳌顶,大人赋可动龙颜。
探梅腊雪园林后,对策薰风殿阁间。
若见故人询病叟,但言深入万重山。
九重图治任才贤,白简凝霜载画船。共喜芝兰出萧艾,已知鸾凤异鹰鹯。
淮山渺渺飞云外,蓟树亭亭落照前。相好相违重相忆,好音时听路人传。
移将华顶石,寄我海边村。已适乐山意,况兼花木繁。
风光分北渚,雨气满西轩。从此获三益,恍同静者言。
日峤攒红树,云湍拥碧沙。春生江有色,地尽水无涯。
虚阁归晴望,深杯领物华。乱山西去好,隔岸认吾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