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宠亲王出牧年,逢迎东道借才贤。郎官旧列星辰上,朱邸新开日月边。
千乘旌旂分羽卫,九河春色护楼船。知君不废鸣琴兴,应教还操桂树篇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霓旌羽葆。看玉勒飞尘,翠华临早。雨洒郊原,风静天街开驰道。
红云昼护龙旂晓。黄衣是、圣人年少。万家环拥,千官拜舞,共瞻奇表。
非小。名城三辅,人何幸得赌、天颜微笑。猎罢长杨,月色甲光寒相照。
残星夜角营门悄。恩浩荡、村墟无扰。雪中黄竹歌成,争传睿藻。
骏骨从来不受羁,蹉跎真愧烛几迟。松风尚忆吹残梦,泉影还看弄碧漪。
涧鸟静听游子语,林僧争乞老夫诗。摩挲松径寻碑迹,却忆东坡抚掌时。
驼峰彘脔蹯取熊,百金不满箸下供。
朱门人物多伟岸,一字不识神氏蒙。
深林蒿荠最强项,不肯失身羔酒胸。
岩光惊早起,江阁雨残时。烟鸟去无尽,风潮来不知。
樱桃分饷客,芍药对题诗。四月山中好,幽禽莫负期。
勿以梁事问,将遗太后忧。
若非叔长者,谁为帝忠谋。
天入南郊白,云连朔野昏。弼臣开盛府,殇虏哭新魂。
闻道通轺传,何当拜寝园。荒寒岁将晚,愁绝更堪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