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君为县武城傍,花里弦歌不下堂。佳政日来多荐疏,美名年少满词场。
挥毫色动郎官宿,托简光摇御史霜。千载并传秋兴赋,可知潘令在河阳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菊露晴黄,枫霜晚翠。重阳气候偏如此。异乡牢落怕登临,吾家落照飞云是。举扇尘低,脱巾风细。灵苗医得人憔悴。灯前点检欠谁人,惟有断鸿知此意。
幽林远朝市,太息古来今。四月麦秋后,江南梅雨临。
庭前三径在,路口一溪深。车马有时到,定多閒淡心。
饤齑篘酿挹仙霞,味到诗情分外佳。应把梅花望彭泽,不辞漉酒污巾纱。
问余行止近如何,秋雨裁书报薜萝。阮籍疏狂原不减,李颀佳句本无多。
空山老病侵年鬓,歧路风尘阻笑歌。莫讶双鱼频不到,海门愁望渺烟波。
柳絮因风堕水,牡丹雨褪燕支。池面绿痕寒未减,松柏纵横翠黛围。
春城满夕晖。
败叶荒凉枯井,□槐落尽空枝。泪咽长平终是梦,断代谁复忆故伊。
笑迎风脸吹。
不贴花钿,不画涵烟。在愁中、昼永如年。自春归去,未到亭园。
怕燕儿啼,花儿谢,柳儿眠。
纤纤素指,宝墨轻研。自书成、一幅霞笺。拈来帘下,试告苍天。
问有谁评,有谁和,有谁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