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记宵来、老颠欲裂,要骑碧海狞凤。铜荷烛泪荧荧滴,沾满衫儿嫌重。
缭桂栋。记留住金鞭、不放狂奴控。公荣伯仲。任银井堆霜,晶屏漏月,药玉半船冻。
吾生事,须付酒经茶董。不然带眼移孔。杯阑忽忆家乡好,万点暗香浮动。
亭楚颂。更一片笋园、茗岕连唐贡。晴螺翠涌。且浣却京尘,欹将冰枕,低选客窗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