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东风正恶。算几回吹老,南枝残萼。水浅月黄,长是先春自开落。
二百年前旧梦,早冷却栖香罗幕。但剩得片片倩魂,和雪渡溪彴。
依约。共瘦削。便撩乱乡愁,驿使难托,鸾笺罢写。闲杀何郎旧池阁。
休摘苔枝碎玉,怕中有归来辽鹤。万一向寒夜里,伴人寂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