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穫空云水,川平对石门。寒风疏落木,旭日散鸡豚。
野哭初闻战,樵歌稍出村。无家问消息,作客信乾坤。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汉恩隆四世,商历盛三宗。与子孙能继,宁民户可封。
云归疑厌代,鼎就莫攀龙。庙乐兼韶武,应传盛德容。
行不得。东望海翻涛立。鳌戴三山飞退鹢。鲎帆无气力。
魂断燕南云北。不忍寻君书尺。河大水深天路窄。雁遥关塞黑。
潇洒风流老更成,簪花白发笑盈盈。堂中壮暮春长在,落墨江南久作盟。
年年五湖上,厌见五湖春。长醉非关酒,多愁不为贫。
山川迷道路,伊洛困风尘。今日扁舟别,俱为沧海人。
永嘉城北水心寺,寺下高人凿石居。向老拈杯浑懒慢,满床抛散六韬书。
银城远枕清江曲。汀洲老尽蒹葭绿。君上木兰舟。妾愁双凤楼。
角声何处发。月浸溪桥雪。独自倚阑看。风飘襟袖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