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鏊(1450—1524)明代名臣、文学家。字济之,号守溪,晚号拙叟,学者称震泽先生,汉族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,成化十一年进士。授编修,弘治时历侍讲学士,充讲官,擢吏部右侍郎,正德初进户部尚书、文渊阁大学士。博学有识鉴,有《姑苏志》、《震泽集》、《震泽长语》。
昔年我登柱史堂,古松画障何昂藏。樛枝从容豸角劲,霜皮错落龙鳞苍。
不知墨干凡几尺,气势直欲凌云长。移床盘桓坐其下,六月不热回清凉。
毕宏韦偃骨已朽,乃有周老传芬芳。祇疑画手太奇崛,人间无此真栋梁。
昨经南湘湘水曲,夹道万株俱突兀。根老居人忘岁年,阴深过客逃炎燠。
郡斋正当苍翠中,三岁捲帘看不足。鹳鹤秋栖不敢定,猿猱夜度愁还哭。
有时枕书相对眠,宛在君家画图宿。君今作牧向东鲁,泰山大夫更奇古。
我诗恐未尽君意,请君自作乔松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