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病多愁心自知,行年未老发先衰。
随梳落去何须惜,不落终须变作丝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灯火南城夜,春风借齿牙。
阿蒙曾刮目,文举幸通家。
尚渴霏霏诲,翻成起起嗟。
向来觞咏地,衰柳夕阳斜。
一派流泉绕坐奇,红尘不到客来稀。
含烟竹坞朝常失,当户松阴晚自移。
想有寒猿当月啸,应看孤鹤唳凤归。
火云六月流金石,绝景应须称此时。
栽松累石状孱颜,万仞形容数尺间。会得秋毫非至细,可能留意羡他山。
敝帷皴裂不须憎,秘有麟胶欲自矜。妇拆海图供补未,儿眠秋雨蹋穿曾。
长饥絮虱生涯换,易饱书鱼食料增。从此梅花通梦寐,夜窗凉月浸层层。
吾有瀑布诗,古今赛不得。最好是一条,界破青山色。
松籁萧条烛影幽。雨声和滴到西楼。金炉香断三更梦,玉簟凉生五月秋。
人寂寂,夜悠悠。天涯信阻暗凝愁。疏帘到晓檐花落,滴碎离心苦未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