树崩崖更豁,润曲路增长。
片雨暝遥壑,疏蝉凄夕阳。
竹潭初月影,萝谷稍秋光。
适叹炎蒸剧,絺衣已怯凉。
汪炎昶(一二六一~一三三八),字懋远,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幼励志力学,受学于孙嵩,得程朱性理之要。宋亡,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,名其所居为雪瓷,自号古逸民,学者称古逸先生。元惠宗至元四年卒,年七十八。有《古逸民先生集》二卷。事见本集附录《汪古逸民先生行状》。 汪炎昶诗,以《宛委别藏》本为底本,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。
清晨喜气动江流,两见新篇到小舟。石裂崖颓非快意,风声鹤唳亦消忧。
已令双鲤随梅使,更不飞乌倚柁楼。兴味从今得嘉境,著书应不号穷愁。
海色涵天碧,金波湛玉壶。山河同影幻,上下合空无。
圆觉名方定,真如道岂殊。卢敖一回首,照水弄玄珠。
把酒闲吟祇自宽,小窗香灺意阑珊。明河未落云生浅,华露无声月上寒。
禁地论思伤老大,塞垣烽火怅艰难。南楼旧属平津胜,几度临风想治安。
一饭不忘沟壑心,白头冰雪更相侵。妻烹野菜供晨馔,儿点松灯对夜琴。
赋拙但留司马壁,碑成不卖退之金。无端婚嫁相料理,独听疏钟到夜深。
诗名不易出,名出又何为。捷到重科早,官终一郡卑。
素风无后嗣,遗迹有生祠。自罢羊公市,溪猿哭旧时。
春云澹,明月斜,东风初绽碧桃花。翠禽不解相思苦,占定乾坤一树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