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玉籁消凉,林霏散夕,上帘人在香径。憔悴圆姿,栉栉细云遮定。
露槃空、天袂知寒,树香老、画阑悬暝。谁省。问山河小劫,几多残影。
桂殿秋酲未醒。待诉与方诸,泪珠哀迸。万感孀娥,禁得管弦凄哽。
渐抛残、旧舞霓裳,好催放、破空金镜。倾听。是谁家怨笛,待他端正。
筝篷殢雨夜萧萧。带归潮。送兰桡。一角红楼,吹断紫云箫。
绣被焚香心事懒,愁不语,剪春灯,梦影飘。知侬魂从何处销。
吟鸾天际招。恨也恨也眉间恨,付与谁描。长使相思,短是可怜宵。
自别江南才几日,春又到,水边亭,花外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