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李黄芦相并枝,秋虫萧洒弄幽姿。画师老笔生新意,写出无声七月诗。
段克己(1196~1254)金代文学家。字复之,号遁庵,别号菊庄。绛州稷山(今山西稷山)人。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,赵秉文目之为“二妙”,大书“双飞”二字名其居里。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,但入仕无门,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。金亡,避乱龙门山中(今山西河津黄河边),时人赞为“儒林标榜”。蒙古汗国时期,与友人遨游山水,结社赋诗,自得其乐。元宪宗四年卒,年五十九。工于词曲,有《遁斋乐府》。
健笔兴来挥乐府,无愁可到眉头。可怜郊岛两诗囚。
枯肠徒自恼,骍汗只供羞。
我欲与君追李白,神游共访丹丘。千金不惜翠云裘。
呼儿多换酒,一醉万缘休。
波浪兼天寇盗穷,将军乘胜奏肤功。
三年戎马关河月,不及狼山一夜风。
船尾淮山青未了,马头隋柳绿相迎。
溪行爱宛转,石坐怜皴苍。白云起目前,如鹤两翼张。
蜕我衣上尘,驾之以翱翔。欲揽恍不接,身在意飘扬。
偶因访客出西城,一色寒芜满意平。行过溪桥尝脚力,招来野老问山名。
僧关可人心,况此晴色美。
蹈藓滑路多,访菊香处是。
引饮吞山光,清啸落松子。
我有即事诗,就扫石壁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