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翥(1170~1241)初名公弼,后改名翥(音同“著”)。字九万,号菊磵(古同“涧”),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游荡江湖,布衣终身。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,有“江湖游士”之称。高翥少有奇志,不屑举业,以布衣终身。他游荡江湖,专力于诗,画亦极为出名。晚年贫困潦倒,无一椽半亩,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,小仅容身,自署“信天巢”。72岁那年,游淮染疾,死于杭州西湖。与湖山长伴,倒是遂了他的心愿。
东邻贩缯为贾衒,西邻握笔趋州县。北邻金多家富豪,笑我儒生事书卷。
君家住近翠微峰,屋里芸香户外松。朝经暮史有馀暇,饮水曲肱无戚容。
永日垂帷坐佔毕,复喜朋来同散帙。活水旁通丽泽回,真源直向灵台出。
逐句寻章失本真,端居谁复贯天人。鸢飞鱼跃无穷趣,云淡风轻总是春。
以兹学究幽玄理,浩气弥浸小天地。四壁犹堪薄万钟,一瓢自可轻千驷。
开门合屿带壶山,一片清晖几席间。家僮洗砚沧浪近,稚子晒书篱落閒。
阿翁今年七十五,鹤发飘然映章甫。绣衣骢马焕林泉,禅室香床度花雨。
綵服翩翩日过庭,羡君容鬓未星星。常因益友开三径,不负传家教一经。
自愧贫居破茅屋,土中白蚁何其毒。万卷床头一蠹休,明日从君借书读。
招香魂归来,趁良宵月冷,吹落瑶台。几度情河恨海,水流花开。
清雾湿、凌波鞋,认碧桃、春风天台。奈鹤断笙遥,鸾空箫破,鹊灭镜长埋。
柔肠结谁安排。又灯昏梦路,酒泻愁怀。多分彩云踪逝,步虚音乖。
怜薄命、空多才。误少年、飘零天涯。记烛影屏声,连枝碎敲双玉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