裴子野(469—530),字几原,祖籍河东闻喜(今山西闻喜县),寓居吴兴故鄣(今浙江安吉)。南朝齐梁间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太中大夫裴松之曾孙。官至鸿胪卿。因曾祖裴松之于宋时任吴兴郡故鄣令而留寓,故宅在今安吉县境内。在朝廷任官十余年,默然静守,安贫乐道,仅起茅屋数间,妻儿常苦饥寒。晚年笃信佛教。著作甚丰,有抄合后汉事40卷、《众僧传》20卷、《方国伎图》1卷、文集20卷等。
炎州草木诚可怜,荔枝六月生蛮烟。
瞿聃不出盛明世,星斗一粲黄昏天。
憧憧翠盖下平地,井井绛帻罗群仙。
囊封白玉倍晶莹,手挹甘露加清圆。
槟榔却误染猩血,末利更欲薰龙钱。
可人风味自不恶,动地身价来何年。
杨梅卢橘定臣妾,河豚瑶柱微芳鲜。
故家奕世富青紫,石蜜一味忘中边。
传闻火山考下下,似隔秋水馀娟娟。
南人儿时解评品,递补各老去空流涎。
红尘一骑烦笑粲,黄屋万里惊回旋。
豺狼不厌林甫肉,海岳空带胡儿膻。
交州驿置馀毒在,洛阳花事相珠连。
吾曹岂不识天意,尤物自是生海壖。
长安道近子午谷,闽粤岁驾东南船。
色香味变只三日,风马牛奔须数千。
只今上方亦玉食,不忍束帛疲民编。
冰盘恰恰荐亲寿,頳汗纳纳愁夫肩。
秋来衔子定鸿鹄,日莫得饱同乌鸢。
锦衾何必卷还客,我自与汝心安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