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暮北窗雨,未产欹枕声。
今晨东郊日,依作□炎□。
神龙伏窟宅,独忍遗吾民。
却恐空山雷,散入饥肠鸣。
皇天亦何意,水旱频相仍。
疲赢易凋将,可使失风岂。
尤民岂吾事责,畎亩心未宁。
汪炎昶(一二六一~一三三八),字懋远,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幼励志力学,受学于孙嵩,得程朱性理之要。宋亡,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,名其所居为雪瓷,自号古逸民,学者称古逸先生。元惠宗至元四年卒,年七十八。有《古逸民先生集》二卷。事见本集附录《汪古逸民先生行状》。 汪炎昶诗,以《宛委别藏》本为底本,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。
多谢林僧亦好奇,新遗石匣我酬诗。
鹤胎收却云封裹,付嘱山灵木客时。
西郭千峰慭慭浮。沉沉物色桂林秋。劙人旧地种新愁。
雨带深青描树影,风吹空碧染江流。甲山村外又登楼。
郊外亭皋远,野中岐路分。苑门临渭水,山翠杂春云。
秦阁多遗典,吴台访阙文。君王思校理,莫滞清江濆。
一日不尽分,此日为虚生。一事不尽分,此事为无成。
顺逆常变中,努力得安行。我生自有定,宠辱何须惊。
赤羽旅,黑豹衣,大破蚩尤归。化被万方,洞庭张乐宴群妃。
武功始成之曲,铙钹鼓角追随。遂继之、登歌清庙,黄钟十二宫移。
风起云卷落花飞。冰弦轻泛、玉笛闲吹。此际虿鬟美目,两两素女,连蜷舞袖垂。
仙仙百兽披靡,叽叽鸣凤来仪。此乐今亡矣,此玉笛、不异当时。
七孔玲珑陆离。五千年上手曾持。土花斑驳,幸未敲残,永世宝之。
楼台万瓦玉鳞鳞,遮尽人间富与贫。可笑世情刚道冷,不知片片是阳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