濡须不见米南宫,墨客犹传宝晋风。应有离情何处著,尽随残雨上青枫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欲赋秋情尽费辞,秋情只在碧梧枝。枝头新月如眉好,枝下寒蛩彻夜啼。
蛩不断,月移西,新寒袭遍旧罗衣。中宵独下空庭立,几点流萤绕树飞。
杲日珠光照旧都,试从鸡足嗫莲趺。
横身何用论明暗,果是能挥宝剑无。
若无交友可忘年,馈岁何由得酒泉。不是骚人太多事,定无家酿与吟篇。
天阙谁推破旱雷,蚁封鼠壤一时开。云飞远岫无心出,春逐行人有脚来。
桂窟旧游空雨露,棘闱前度没蒿莱。短衣傥逐前麾去,解向淮头破贼回。
鹦鹉笼开綵索宽,一宵飞去为谁欢?早知黠妪心肠别,肯作佳人面目看。
忍著衣裳辜旧主,便涂脂粉事新官。丈夫能举登科第,可得妖雏胆不寒。
师院清无敌,师心智不知。腊高清眼细,闲甚白云卑。
煮茗然枫枿,泥墙札祖碑。爱师终不及,谩住许多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