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生性高閒,了不挂尘网。家居蔡山下,景物尽幽爽。
山松何年植,老干已增长。山云终日飞,秀气自飘荡。
山泉涓涓流,落涧有馀响。山月隐隐出,澄辉透林莽。
生尝坐岩石,寂尔遗万想。横琴试一弄,意外忽忘象。
千年几兴亡,六合一俯仰。惟传太古声,犹在五弦上。
纯皇与圣帝,作乐理和畅。志士及幽人,寄情多感怆。
于焉得深趣,不返而遂往。铢石莫重轻,尺寻奚直枉。
清哉此标节,抑可劝乡党。予生本静默,意味欲恬养。
偶然从宦游,百态殊鞅掌。既无移时术,力软不能强。
亦有超世心,倦足欲焉往。作诗持赠生,厚颜尤惘惝。
(1027—1103)成都人,字元钧,号净德。仁宗皇祐间进士。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,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,出通判蜀州。哲宗元祐初,擢殿中侍御史,首上邪正之辨,劾新党蔡确、韩缜、张璪、章惇等。累迁中书舍人,进给事中。哲宗亲政,知陈州。坐元祐党夺职,责衡州居住。徽宗立,复集贤殿修撰、知梓州,致仕。有《净德集》。
初启冬冥琯,知祠毫忌坛。
云璈赓夜曲,琼蕊供朝餐。
真御扶飚远,仙威抱斗寒。
劳君怀晤语,此夕宿坡銮。
古渡沙虚岸夜崩,隔溪冷月挂枯藤。归来雨急汀洲暗,认得山妻照蟹镫。
画堂佳气匆匆,玉梅迎腊香初度。人生可庆,官居极品,年登上寿。
一代风流,三公仪范,四朝耆旧。算世间除却,东山谢傅,问谁是,调元手。
眉宇阴功何厚。看富贵荣华长久。金章照眼,彩衣戏舞,桂枝联秀。
尚父规模,武公勋业,亨衢尽有。愿年年剩把,普天霖雨,酿长生酒。
托情忻六学,游目爱三馀。覆局能悬记,看碑解暗疏。
讵尝游魏冉,
劣不成行字半斜,低头空自笑涂鸦。拈毫羞被旁人见,故向晴窗下碧纱。
海海无波塞不尘,题诗因得吊遗民。
山河信美今戎索,耆老虽存亦外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