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生性高閒,了不挂尘网。家居蔡山下,景物尽幽爽。
山松何年植,老干已增长。山云终日飞,秀气自飘荡。
山泉涓涓流,落涧有馀响。山月隐隐出,澄辉透林莽。
生尝坐岩石,寂尔遗万想。横琴试一弄,意外忽忘象。
千年几兴亡,六合一俯仰。惟传太古声,犹在五弦上。
纯皇与圣帝,作乐理和畅。志士及幽人,寄情多感怆。
于焉得深趣,不返而遂往。铢石莫重轻,尺寻奚直枉。
清哉此标节,抑可劝乡党。予生本静默,意味欲恬养。
偶然从宦游,百态殊鞅掌。既无移时术,力软不能强。
亦有超世心,倦足欲焉往。作诗持赠生,厚颜尤惘惝。
(1027—1103)成都人,字元钧,号净德。仁宗皇祐间进士。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,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,出通判蜀州。哲宗元祐初,擢殿中侍御史,首上邪正之辨,劾新党蔡确、韩缜、张璪、章惇等。累迁中书舍人,进给事中。哲宗亲政,知陈州。坐元祐党夺职,责衡州居住。徽宗立,复集贤殿修撰、知梓州,致仕。有《净德集》。
去洛逃欢事已悲,入关依泰势尤危。
两强分魏终亡魏,是为周齐受禅基。
萧森竹柏小蒲庵,身世嵇康七不堪。眼底故人俱寂寞,镜中衰发自䰐鬖。
过车慷慨陈清酹,旧馆殷勤脱左骖。老我与君同此意,纷纷轻薄不须谈。
山凹春生,探梅只道今年早。暗香迎晓。人与花能好。岁岁持杯,天地同难老。须吟啸。放开怀抱。更约寻瑶草。
心胸欲闳肆,意气要恢张。力可弘吾道,方能大此堂。
帘开容燕入,庭阔受花香。于以警为学,非惟志故乡。
儿眠儿眠娘意快,宽我刹那抱负债。高声不许奚奴諣,急驱狼虎看门前,醒来定有豌饧卖。
才听㞒鼾防嚏咳,儿兮儿兮莫□赖。寣寣哑,誽誽讴。
副君垂奖盻,仁慈穆且敦。终朝陪北阁,清夜侍西园。
降贵深知己,宁思食椹恩。未尝辞昼室,谁忍去轘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