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子为御史,伊余忝拾遗。
皆逢盛明代,俱登清近司。
予系玉为佩,子曳绣为衣。
从容香烟下,同侍白玉墀。
朝见宠者辱,暮见安者危。
纷纷无退者,相顾令人悲。
宦情君早厌,世事我深知。
常于荣显日,已约林泉期。
况今各流落,身病齿发衰。
不作卧云计,携手欲何之。
待君女嫁后,及我官满时。
稍无骨肉累,粗有渔樵资。
岁晚青山路,白首期同归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太学新刊进脩录,老夫三读仰儒宗。挽回太古淳庞气,扫退如今轧茁风。
白玉堂前春浩浩,黄金台下月溶溶。更芟枝叶寻根本,围棘中间见晦翁。
鸟外青山对酒杯,扁舟系缆独徘徊。烟中津树千重合,天际河流一脉来。
军国远输终易阻,沧溟旧道尚能开。升平共享漕渠利,怪尔迂疏独漫猜。
观草亦有术,可使无涯际。谁知帘下情,或有林閒味。
南郭虽如此,东皋亦何异。便可弃衣冠,閒枕青云睡。
香岫悬金刹,飞泉届石门。空山唯习静,中夜寂无喧。
说法初闻鸟,看心欲定猿。寥寥隔尘市,何异武陵源。
行到黄云陇,唯闻羌戍鼙。不如山下水,犹得任东西。
高空孤洁博谁怜。秋深白露横天。初尝离别恨绵绵。
懒看婵娟。
莫怨浊流横溢,雨余芳草犹鲜。江潮滚滚振心弦。
且看尘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