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清江上人

越人僧体古,清虑洗尘劳。一国诗名远,多生律行高。

见山援葛藟,避世著方袍。早晚云门去,侬应逐尔曹。

法照

法照大师 (公元约747-821)唐代高僧,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。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,史料中不见记载。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(765年)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,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。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,由东吴到庐山东林,结净土道场,专修念佛三昧,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,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,得佛明示,知乃衡山承远也。因是径往湖南,入山求之,觅得师于岩谷间,于是师从教,在弥陀台般舟道场,专修净业。当时衡山念佛道场,在南方颇有名声,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。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。

猜你喜欢

畏病不多酌,遣情时自吟。絮飞春漠漠,树密午阴阴。

壮县今岑寂,微官有陆沉。青山啼杜宇,未断故园心。

溪霞明断绮。带东风客雁,笋将十里。镜空春路,心绪淡蛾外。

泛萸谋野醉。年年催载秋被。盼客山灵,惜愁鬟未整,莺语乱呼起。

转首瑶台眼底。疑有双成,结束连环佩。旧尘如梦,还付乱云洗。

驻鞍消茗翠。斜阳冷透峰意。未怯春寒,知游仙路近,微步响风水。

头颅如此,尽并刀、剪尽一生毛发。脱帽临风聊快意,顿去许多霜雪。

只恨明朝,依然镜里,白又根根茁。那能有术,教他青鬓重发。

可笑今岁春初,棘闱三入,犹自名心热。都把好花辜负了,忍更辜他秋月。

难得今宵,一杯在手,万里天空阔。夜深吟久,银髭暗撚刚脱。

七泽波涛笔下吞,相逢晓日上天门。

祗今出处难同调,惭愧高轩几访存。

天上风云拥俊豪,海边鱼鸟识旌旄。心悬紫禁千门月,气压层江百丈涛。

高论有人传谏草,清时无事说兵曹。极知民社关忧乐,未放山川入醉毫。

深夜坐庭华月满,新秋爽气净炎蒸。题诗剔蠹嫌无酒,作字如蝇不用灯。

湿露添凉恬睡鹤,西风摇劲起饥鹰。只愁井上梧桐叶,渐渐离披数未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