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光甲挫三言内,悉怛谋亏一算间。
成败关心不瞑目,我今无此只应闲。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硕人方万舞,君子俟三年。率属通夷夏,赏功尽腹边。
曹清容我拙,吏习觉官贤。屈指来王至,还当束带前。
栗里先生不鼓琴,偶携明月到东林。白云满地苍苔湿,流水一山春雨深。
归路已忘言外意,过桥谁识笑时心。人间俯仰成陈迹,传得高风说到今。
山月随人白,纡回野径微。稻香秋雨后,虫语夜声稀。
酒醒寒侵面,花晴香入衣。相君閒杖履,爱客未言归。
人言千岁公,昔在阜乡亭。卖药青海上,徒闻千岁名。
双留赤玉舄,珍重报秦庭。东指蓬莱顶,风波连紫冥。
河津不可渡,谁识安期生。
杜陵亦有天尺五,云母不似玻璃深。
西家钟鼓谩劳汝,我自书卷中晴阴。
明妃未嫁时,满宫妒娥眉。一朝辞玉陛,人人泪双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