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群玉(808~862),字文山,唐代澧州人。澧县仙眠洲有古迹“水竹居”,旧志记为“李群玉读书处”。李群玉极有诗才,他“居住沅湘,崇师屈宋”,诗写得十分好。《湖南通志·李群玉传》称其诗“诗笔妍丽,才力遒健”。关于他的生平,据《全唐诗·李群玉小传》载,早年杜牧游澧时,劝他参加科举考试,并作诗《送李群玉赴举》,.但他“一上而止”。后来,宰相裴休视察湖南,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。他“徒步负琴,远至辇下”,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“三百篇”。唐宣宗“遍览”其诗,称赞“所进诗歌,异常高雅”,并赐以“锦彩器物”,“授弘文馆校书郎”。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,死后追赐进士及第。
七盘一何高,苍翠净寥廓。夜雨濯杉桧,春风散芝药。
细云散岩色,细径度危笮。邑改井已泥,空馀汉城郭。
土瘠漫生茶,人稀时走玃。苔藓囹圄空,尘埃簿书閤。
县圃何萧条,半樱半零落。偃蹇大夫松,委蛇君子鹤。
试登三友堂,借问何人作。皆云杨先生,好诗心淡泊。
乘兴山水间,此君共献酢。琅玕无俗韵,仁智有真乐。
取友信可人,自待宜不薄。我来宴坐久,寂寥无唯诺。
明月来徘徊,清风自萧索。因留风与月,相对成清酌。
蟾光照金尊,馀辉射杯酒。轻飔入朱弦,彷佛奏箫勺。
醺然造忘形,神交通博约。醉号五贤堂,醒来资一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