彤云散不雨,赫日吁可畏。端坐犹挥汗,出门岂容易。
忽思公府内,青衫折腰吏。复想驿路中,红尘走马使。
征夫更辛苦,逐客弥憔悴。日入尚趋程,宵分不遑寐。
安知北窗叟,偃卧风飒至。簟拂碧龙鳞,扇摇白鹤翅。
岂唯身所得,兼示心无事。谁言苦热天,元有清凉地。
勃勃旱尘气,炎炎赤日光。飞禽飐将坠,行人渴欲狂。
壮者不耐饥,饥火烧其肠。肥者不禁热,喘急汗如浆。
此时方自悟,老瘦亦何妨。肉轻足健逸,发少头清凉。
薄食不饥渴,端居省衣裳。数匙粱饭冷,一领绡衫香。
持此聊过日,焉知畏景长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新月衔寒山,北风下檐楹。羁人夜秉烛,孤坐远含情。
渺渺海山曲,依依凤凰城。禄薄十口饥,官卑一身轻。
印绶钳铁坚,风尘魂梦惊。枳棘忍自栖,盐车向谁鸣。
舞剑尚馀辉,弹琴不成声。赖有杯中物,啸歌仰太清。
小敌何怯大敌勇,谨厚者真高帝种。金刀一折二千年,玉具依然带双孔。
当时投袂兴义旗,平林新市驱天威。四七之宿尽龙虎,直凭三尺为指挥。
五成陌上燔柴烈,卤簿煌煌此同设。通神或已逐风涛,入手犹惊琢冰雪。
横理模糊战血存,苔花蚀处秋无痕。在昔已忘求故剑,半环零落出长门。
摩挲建武年间字,十载军中肯捐弃。告庙还随玺绶陈,旌功那共乘舆赐。
斩蛇法物劫灰飞,白水重开二百基。想见诸军衣绣镼,佩来争说汉官仪。
旌旗春偃白龙堆,教客休停鹦鹉杯。歌舞未残飞骑出,月中生缚左贤来。
百练真成绕指柔,幻人妙术过婆猴。随身一卷东黄祝,行脚能周五大洲。
饲养年深性已驯,攀墙上树可曾嗔。
击鲜偶羡邻翁富,食淡因嫌旧主贫。
蛙跳阶庭殊得意,鼠行几案若无人。
篱间薄荷堪谋醉,何必区区慕细鳞。
榻为何人下,书令稚子温。定驰天际梦,来访水边村。
秦地千年旧,桃花几树存。为宣邦伯惠,诗礼教儿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