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辽阳呈剩师叔

深雪夜行尽,严风昼复吹。尺书欣已达,稽首竟无辞。

欲话匡山苦,徒令老大悲。未堪供棒喝,不是汾州儿。

释今无
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
猜你喜欢

江上青山无数。绿阴深处。夕阳犹在系扁舟,为佳景、留人住。

已办一蓑归去。江南烟雨。有情鸥鹭莫惊飞,便相约、长为侣。

几人清晓问幽栖,唤起孤僧意自迷。到处宫墙皆牧马,极边瓶钵尚闻鸡。

空谈亦可閒消日,大笑何能数过溪。正好团圞愁别去,土床依旧冷凄凄。

任翁何为穷,一性共癖左。

不妄取芥粒,甘似西山饿。

短褐结郭丝,犊鼻讵穿丝破。

当时北阮贫,矫枉几太过。

肯揭长竽头,恐亦是奇货。

岂惟宜跻升,抑自利顿挫。

济河不撷褰,秃尾正便坐。

迟行少前跋,趋急或后簸。

刀尺初与形,虮虱已相贺。

平生马鞍间,髀肉已稍磨。

此既身之章,十年共起卧。

必以狐裘易,顾我应难和。

子赋从军乐,城垆始烦瘅。

服之远行迈,百步无一蹉。

尔来玉泉老,以此劝勤怠。

犹忆当时庚岭前,传衣正是普通年。

问道未余衣下事,寥寥千载不相传。

此君高韵已萧然,更向新诗得媚川。

谁遣小家藏二妙,为君时炷水沉烟。

蹑电追风不受缰,千金有意待孙阳。君王驾驭多奇骏,肯使天闲老乘黄。

拟写怀君句,君施却在先。遥知离索感,不待九秋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