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曲廊阴阴清昼閒,砌台乱匝苔花斑。苍龙何年蜕寒骨,化为古松根屈蟠。
百折不能去,回戈折戟相撑住。突然奋起石为裂,散作孙枝不知数。
坚刚不容蝼蚁穴,正直默有神灵护。主人自是华阳仙,双瞳碧色耳垂肩。
平生丘壑有深癖,爱此松根时醉眠。薰风四月日正长,松阴满庭天气凉。
我来寿君劝君酒,摩挲铁石龙鳞香。松兮岁久根益深,流膏渗乳日侵浔。
更千年后重相寻,为君斸取根下苓。采花酿酒共君斟,飘然轻举紫山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