閒想当年啸咏声,一时人物斗峥嵘。
江山清壮今犹昔,文谓丹青画不成。
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,庐州濡须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,卒于孝宗乾道五年,年七十七岁。善文,明白晓畅,诗亦真朴有致。为人慷慨有气节。宣和六年,(公元一一二四年)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。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,以切直抑制下列。调历阳丞。绍兴和议初成,之道方通判滁州,力陈辱国非便。大忤秦桧意,谪监南雄盐税。坐是沦废者二十年。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,以朝奉大夫致仕。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相山词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
曾听道公语,先师爱此梅。
但知傅说老,不记若年栽。
半树枯仍发,疏花晚自开。
方兄头又白,常喜故人来。
堂前梅树花初遍,露坐看花对夕风。
苦恨夜收春色去,故移灯入素光中。
乱争短发愁边白,清映衰颜酒后红。
醉眼却来寻不见,只疑林月碎玲珑。
七日阴霾事可知,楼船鱼贯果谁为。
人心自感兴元诏,天意难同建武时。
黄屋朔风那有济,角巾东路觉无期。
公为万古网常计,儿女拔船不暇悲。
蜘蛛网画檐,一日丝千转。红烬落寒釭,相思无由见。
湖上采莲归,苦意知何限。引领望佳期,征旆天边远。
野绿情真逸,山香望独高。酒嫌裴相浅,诗掩乐天豪。
公实当三老,吾虚受二毛。人遐室幸迩,音惠莫言劳。
斋中五月暑太甚,纵到天南知不如。岂是衡山移岱岳,东蒙分与祝融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