陇水何年有,潺潺逼路傍。东西流不歇,曾断几人肠。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萧然心迹喜双清,且得肩头担已轻。
老病正须安静处,林间风味慰平生。
灼灼西隤日,馀光照我衣。回风吹四壁,寒鸟相因依。
周周尚衔羽,蛩蛩亦念饥。如何当路子,磬折忘所归!
岂为夸誉名,憔悴使心悲。宁与燕雀翔,不随黄鹄飞。
黄鹄游四海,中路将安归?
水落石多舟去迟,乱河西渡读残碑。三亭二闸依然在,那得安流似旧时。
汉江北望首重搔,听唱《铜鞮》又几遭。万里乡心摧断柝,一镫寒影上征袍。
残碑有客谈羊祜,锦字何人寄窦滔。底事津梁累行役,萍踪合是半生劳。
钱郎坐我悬罄室,要我为作悬罄篇。我歌欲就须斗酒,君言室中无一钱。
空梁颇受落月色,北窗仅可凉风眠。门前黄叶霜如洗,刺促归来愧妻子。
已少成都学士裘,祇饶东郭先生履。挂壁蟏蛸寒欲堕,当门鸟雀时空喜。
自矜顾恺为前身,丹青在手终不贫。只愁妙画通神去,依旧能生釜底尘。
蓬莱道山,群仙所游。清异人境,不风自凉。火云腾空,莫之能炎。
饷以冰雪,是谓附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