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昔读书西城寺,刘生手握青瑶字。言爱白附山中石上之飞泉,乞余为扫银河篇。
剡溪雪藤刳作笺,皛如巫峡片云飘我前。长松荫寺昼不暑,虚堂放笔摇苍烟。
顷刻高林动秋色,元气淋漓湿窗壁。千寻白练落疑见,九屏青屏寒似入。
仙情一谢人间世,十年宫锦混泥滓。青鞋布袜不可从,玉阁金庭空游戏。
手骖六龙扶九鸾,举颈遥望青玉坛。奔淙乱射怅泱漭,碧壑倒映思潺湲。
归来仍觅西堂卧,松柏之苔人行破。沧洲客往绝诗筒,白社僧归虚禅坐。
人生变化讵有常,看君绿鬓凋繁霜。余年四十亦衰久,涤毫对酒心茫洋。
少时豪情今安在,抚卷歌诗神先改。匡庐瀑布梦徒期,衡岳水帘吟孰待。
为君重赋石泉一长叹,安得白日高丘望远海。
(1506—1579)明吉安府永新人,字崇基,号洞山先生。嘉靖十四年进士。授编修。迁国子司业,所奖拔多为名士。旋还任修撰,专理诰敕。忤仇鸾,几得罪,会鸾先被杀,乃已。严嵩欲结为姻好,拒之,遂有怨。出为南京祭酒,将行,劝嵩勿害杨继盛。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。留意理学,其学不傍门户,能密自体验。有《洞农堂集》。
羸病愁灯影,羁怀怯雨声。新秋忽已半,垂老若为情。
金印儿嬉事,青编身后名。何如破窗下,袖手送馀生。
雨后泥深马费鞭,看来遵陆岂如船。人行滩过无多水,雁带云飞不尽天。
束担侵晨离故县,算程明日至临川。长安钟鼓何时听,东望犹争路一千。
两行血泪洒江流,直到东川涪水头。不见飞鸿来北固,只闻唳鹤在南州。
峰悬栈道残云断,霜落剑门老树秋。一夕烟尘风扫尽,月明更有斗城楼。
白日红尘浑不到,金城坊里托幽居。家贫颇类贤人巷,地静何烦长者车。
近郭好山青映户,小桥流水绿通渠。衣冠邻曲皆邹鲁,来往清言数起予。
细雨春风花落时,金华腊酒解酴醾。
当垆少妇知留客,不动朱唇动翠眉。
盎菊残还未。月影摇窗碎。戏学藏钩赌酒杯,得胜处、矜明慧。
秀靥红潮起。曼睩生微泪。一笺陪郎十笺干,算来不合侬先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