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别犹疑不再逢,楚天云树隔重重。
愁来读尽荆南稿,风雨空斋掩暮钟。
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
池外轻雷池上雨
雨声滴碎荷声
小楼西角断虹明
阑干倚处
待得月华生
燕子飞来窥画栋
玉钩垂下帘旌
凉波不动簟纹平
水精双枕
畔有堕钗横
失意经寒食,情偏感别离。来逢人已去,坐见柳空垂。细雨飞黄鸟,新蒲长绿池。自倾相送酒,终不展愁眉。
下马陵西是妾家,十三曾学理琵琶。
自从流落商船上,几度春风怨落花?
伤歌入松路,斗酒望青山。谁非一丘土,参差前后间。
楚国千里远,孰知方寸违。春游欢有客,夕寝赋无衣。
江水带冰绿,桃花随雨飞。九歌有深意,捐佩乃言归。
槛外碧潺潺,看縠纹,乍生细浪如缬。春草绿初匀,新涨后、石隙幽泉呜咽。
飘来花片,都付与翠波流彻。粉香依约逐轻鸥,争教尘涴颜色。
垂杨蘸影依依,疏蘋微动处,鱼儿刚没。归燕掠波来,纶丝上、惊起蜻蜓双翼。
晚霁云开,恰全浸一轮明月。小桥联袂低吟缓,正是薄寒时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