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
天生黄公为国辅,赋性能文复能武。文如旭日照祥鸾,武似平林震虓虎。
常笑陆随不识兵,却愁绛灌空椎鲁。读书自昔探鸿濛,映雪曾闻事苦攻。
三坟往籍窥都遍,黄石遗经看并通。雄姿逸态谁能尚,虎头竟是封侯相。
剑气常腾万丈遥,笔锋复扫千人壮。忆昨金台引校时,如云骏足竞驱驰。
天子亲临麟德殿,群公共阅羽林旗。射奏穿杨推独步,策誇夺锦著多奇。
御笔特题天下士,宫花首折上林枝。即今都阃当全粤,任重干城专斧钺。
杀气遥令草木寒,雄风顿扫烟氛歇。有时高咏吐清词,更向南楼啸明月。
错落梅花笛里吹,飘摇杨柳歌中发。嗟予少小习雕虫,磨崖窃许步独工。
见公著述辄辟易,何况韬猷变不穷。羊祜轻裘差可拟,方叔葱珩今再起。
军旅仍瞻俎豆容,剑戟更睹璠玙美。问公毓秀从何来,昔居赤城今燕市。